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中国)-搜狗百科


我的扶贫故事 | 杨芬:校地联建,我们是认真的
  • 发布人:xcb2
  • 时间:2020-12-14
  • 点击:
  • 来源:
  • 打印

我叫杨芬,侗族,今年44岁,铜仁学院大健康学院党委副书记,2018年开始了我的“校地联建”扶贫工作。

2018年5月,我和班子成员主动到川硐镇洽谈“校地联建”事宜,得到了川硐镇党委的大力支持,决定与川硐街道坞坭生态移民社区签订党建校地联建协议,以党建为统领,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利用我们大健康学院的体育教育、休闲体育、社会工作、护理四个专业优势,为坞坭生态移民搬迁社区提供技术服务。刚开始时候大家都非常陌生,社区居民对我们不了解,在落地开展项目上反反复复的进行论证和实地调研考察,通过与大家的沟通交流,最后确定在社区开展青少年健康教育、70岁老人健康建档立卡、四点半课堂、七点半课堂、周末足球等项目。2018年,社区的参与人数到达了8000多人次,学生项目化课程完成20多项立项,“校地联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并慢慢走向成熟。

2019年,我院与坞坭社区校地联建工作纳入“一院一改”项目,继续深化改革创建。根据前期的工作基础,我们在已有项目之上增加了家庭教育、亲子书屋和特殊人群干预(失独老人、农村2女结扎户等人群),社区居民这时已非常信任和欢迎我们,主动要把孩子送到我们四点半、七点半课堂里来。这一年,社区居民参与人数达到18000多人次,学生项目课程立项35项,得到了省、市相关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肯定,同时时任党委书记李树新作了指示:“这个项目可以“复制粘贴”,大健康学院要利用专业优势更大化的服务地方”。这句话一直记在我的心中。

2020年6月,校团委周曾艳书记找到我,说有一个扶贫工作项目,让我和他们一起去沿河调研,于是就来到了沿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思洲B区(黄板社区)和A区(沙陀社区)。通过沿河团县委副书记杨敏、黄板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晓婵介绍后,我把大健康学院的专业以及在坞坭生态移民社区两年来开展的工作在会上进行了汇报和讲解,当时杨敏书记和李晓婵书记非常激动,我们在坞坭社区开展的工作正是他们目前最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非常希望得到我们的帮助和支持,特别是青少年青春健康教育、四点半课堂、七点半课堂、心理健康等工作。得到黄板社区的需求信息后,我马上给班子作了详细汇报,可是,把坞坭社区工作模式“复制粘贴”到黄板社区需要解决两个最大的问题,一个是黄板社区离铜仁学院距离远,师生吃住是问题;二是正值暑假,又是疫情常态化管理期间,哪些师生愿意参与的问题。得到了张艳丽书记、余静院长、刘忠副院长的大力支持,党委会决定大力支持沿河黄板社区“新市民.追梦桥”项目。没想到这个项目通知发出以后,有30多位老师、200多名学生主动报名参加,老师和同学们都想在扶贫工作中奉献自己的力量。

2020年7月1日,在党的生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与沿河黄板社区签订了“校地联建”协议,同时第一批25名教生志愿者正式入驻社区开展工作。记得当天到达沿河县城的时候,天空下起了罕见的瓢泼大雨,给大家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为了便于开展工作,我们在黄板社区租用两套空房子,房子是移民搬迁户的,里面除了通电通水以外,其他东西都需要自己携带。经协商,校团委为我们准备了行军床、锅碗瓢盆。当天晚上,大家做完了社区巡访、家访、七点半课堂后,回到宿舍发现停水了,在30多度的炎热天气里,大家忙碌了一天,已经是身心疲惫和满身汗臭,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没有任何一个有怨言,一个学生过来和我说“老师,我们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吃苦的思想准备,这些困难吓不了我们的”。

万事开头难,通过与社区居民的接触,大家开始接受我们。平时,经常主动与社区的老人们拉家常,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在小区里时常都会有人跟我打招呼,“老师你来了...”,感觉非常的亲切。经过一个星期的适应和走访,我们项目组决定增加夏令营和运动康复保健操,夏令营主要针对社区青少年,康复保健操针对身患残疾的社区居民,两个项目效果非常好,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和喜爱。

黄板社区“新市民.追梦桥”扶贫工作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我们的团队成员已经成为了社区居民的好朋友、好老师、好哥哥、好姐姐,在我们离开回校的那天,小朋友们抱住我们的志愿者哭得稀里哗啦,老人们在旁边默默流泪,对我们依依不舍。

三年来的扶贫工作,有艰辛、有困难,但更多的是在易地搬迁扶贫工作中学到了很多很多,让我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干部,必须克难攻坚、坚定信心、勇往直前、深入基层,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用专业技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杨芬/供稿 宣传部 张东方/编 叶丹/审)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