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中国)-搜狗百科


我的扶贫故事 | 梁正其:百姓们都叫我“泥鳅教授”
  • 发布人:xcb2
  • 时间:2020-12-04
  • 点击:
  • 来源:
  • 打印

我叫梁正其,今年35岁,是铜仁学院农林工程学院水产专业的一名教师,2015年开始了我的脱贫攻坚产业帮扶工作。

2015年,我服从组织安排,到石阡县青阳乡龙金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刚到龙金村时,虽然自己来自农村,但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我并没有开展农村工作的经验。如何才能做好驻村工作?如何才能帮助百姓?什么产业适合该村百姓发展?那时的我一无所措。

为了做好驻村工作,我用一个月的时间,步丈了全村9个村民组200多户900余名百姓,绘制了民情地图,真正了解了全村基本情况,为后期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驻村期间,我常与村中留守老人谈心谈话,多抽时间去关心和陪伴他们。对那些未列入帮扶名单但家庭确实困难的,我积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主动要求“结亲”帮扶,为贫困百姓送去温暖和帮助。

我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努力为当地百姓出谋划策,为脱贫致富寻找良方。经过一年的驻村工作,我为龙金村百姓建设了一个健身场所,为村里主干道安装了路灯,方便了百姓夜间出行等。因驻村期间表现突出,2015年获得铜仁市“百佳驻村干部”荣誉称号。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

一年的驻村工作很快就结束了,我回到了铜仁学院,但我认为我的扶贫路才刚刚开始,服务地方、产业帮扶是不能停的。“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这是对我自己的要求。因此,五年来,我充分利用自己周末、暑期的休息时间,利用自己所学专业,到沿河、石阡、德江、万山、松桃、印江、思南等县开展稻田养鳅、稻田养鱼、稻田养虾、稻田养鳖等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培训、实地指导,为百姓发展稻鱼、稻虾等送去技术,让百姓脱贫找到实际门道。但很多时候,我的一次培训并不会得到百姓的认可,他们觉得我讲的行不通,常常吃闭门羹,但我始终没有放弃,我入户发放技术手册,多次登门细心讲解,提供实地案例给他们参考,分析其中道理。对那些稻田开挖不规范、不会遮阳棚搭建、防逃设施不会安装等的老百姓,我直接到田里进行安装示范,经过自己的努力,百姓们最后都主动与我对接实施稻渔综合种养。

5年来,共开展大小培训50多场,培训达3000多人次,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技术2000余亩。每一次培训,为了让老百姓真正弄懂弄通,田块选择、田间工程建设、鱼苗下田、养殖过程疾病防控等都现场指导和示范。

通过几年穿梭于田间地头,与百姓近距离的沟通交流,大部分百姓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南坪村的村民俞海琴说“自从梁教授给我带来稻田养鱼以后,我就没在出去打工了,不仅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还可以照顾老小,现在的田里,不仅有鱼吃还有鱼卖,田里不用再用化肥,水稻也不用再打农药,种出来的水稻不仅好吃,还健康,租了点地,一年还可以挣几万块”。

大多数百姓的亩产值都从原来的2000元左右,平均提升到了3500元左右,高的超过6000元,达到了用产业带动脱贫的目标,也得到了百姓的认可,百姓称我为“泥鳅教授”“鱼教授”“ 虾教授”。除了推广稻渔综合种养,对百姓在池塘养殖中遇到的问题,我都是随叫随到。我认为,百姓叫你解决问题,是信任你,我们就应该义不容辞的去帮助。

有付出就有收获,2018年被评为铜仁市“优秀教师”,2020年被评为铜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我知道,这是荣誉更是责任,以后还得继续努力。

脱贫攻坚,永远在路上,产业帮扶责任重大。作为一名地方高校的水产教师,必须深入基层,主动担起地方产业发展帮扶责任,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科研成果出于田间地头,一心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梁正其/供稿 宣传部 张东方/编 叶丹/审)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