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北投杯”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在长沙理工大学圆满落幕,我校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团队荣获全国二等奖,再创贵州学子在这项赛事的历史性突破。
本次大赛经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581所高校、1463支参赛队分区赛角逐,最终有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118所高校、119支队伍共计760余名师生来到全国总决赛现场,参赛规模为历届之最。我校代表队通过今年6月省分区赛的激烈竞争,获得了贵州省高校仅有的两个国赛名额之一,代表贵州省高校参加全国总决赛。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是由教育部、财政部首次联合批准发文(教高函[2007]30号)的全国性9大学科竞赛资助项目之一,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和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环境与土木水利学部共同主办,是中国土木工程领域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大学生创新竞赛。
本次大赛赛题以承受移动荷载和撞击荷载的桥梁为对象,命题灵感源自湖南长沙某大桥桥墩船撞事件,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相较于往届采用砝码静态加载、滚动钢珠模拟动态加载的方式,本次比赛首次采用3D打印制作的多辆联排车移动加载,极大地增添了赛事的观赏性。
我校代表队桥梁作品“惊鸿”,参赛队员采用全桁架的设计思路,使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计算出不同加载工况和跨度下杆件所受的内力,取其最大值作为设计依据,使其能够承受任意一种加载工况,根据加载试验结果再进一步优化,最终模型质量154.97g,承受24KG的小车移动荷载以及560g的钢球撞击荷载,顺利通过了全部三级荷载加载。
以下是参赛师生的感想:
2020级土木工程学生蓝晶磊:我很荣幸能够代表学校参加本次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总决赛,与清华、东南、浙大、上交等117所高校同台竞技。为了准备本次大赛,我队在工作室进行了三个月训练,从软件建模到模型制作加载,不断优化,不断提升。中途也有无数的模型垮塌加载失败的挫折,在指导老师和队员们的努力下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最后才能在全国总决赛上绽放光彩。我相信我们土木工程未来会焕发更闪亮的荣光。
2020级土木工程学生沈友杰: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登的塔有很多个,要过的桥有很多座。本是不平路,怎会无波澜,若想青云志,功从勤中来。幸运的是,通往成功的路上有团结协作的队友,辛勤教导的老师,孜孜不倦的努力,不轻易放弃的决心,才能让我们有会当凌绝顶的一天。
2020级土木工程学生袁站坤:由校赛选拔,再到省赛突围,专心准备国赛的日子里。针对此赛题我们在工作室中钻研攻克,这次赛题非常考验学生应对复杂工程时的制作能力,我们通过学习优秀的制作工艺和软件设计,做出了属于自己的优秀模型。从一次次的失败到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缓缓地来到了国赛,经历了三天的鏖战,最终取得二等奖的好成绩。最后,想对学弟学妹们说,你永远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因为某一天你也会因此而成功。加油!
指导老师曾祥: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是全国范围内土木工程兄弟院校之间的一次嘉年华,有幸第三次带队参加国赛。作为湖南人,回到长沙这座意义非凡的城市,感慨万千。在和中国土木工程领域最顶尖的学子同场竞技中,团队收获很大。我们有吃苦耐劳的铜院大山品格,脚踏实地的工匠精神,通过参加高水平的学科竞赛,专业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提升,期待铜院土木未来更进一步。
指导老师宋春杰:本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灵感源自某大桥桥墩船撞事件,赛题中加入了部分待定参数,非常考验学生应对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蓝晶磊,袁站坤及沈友杰三位同学面对繁冗的计算、复杂的工况,凭借着扎实的基础知识及实践能力,克服重重困难,精工至善,最终为学校在该赛事中取得了新的突破。几位同学参赛期间焕发出的韧性和坚定,更是令人动容,也希望这样的精神能够影响并传承到铜院每一位土木学子!
(供稿: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 编辑:张东方 一审:田淼 二审:梁光华 三审:叶丹)
我校团队合影
比赛开幕式
现场模型制作
我校团队的桥梁作品“惊鸿”
奖牌、纪念章
大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