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铜仁学院坚持走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既坚守大学根本,又分类推进转型,不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2017年,继专业学院整合与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后,铜仁学院再次以壮士断腕之魄力,停招11个本科专业,缩减招生规模712人,以“小而精”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态势突飞猛进,一大批新建本科院校以合并、升格、转制等方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了许多问题。目前,全国432所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规模偏大,生师比普遍偏高,平均生师比高达18.43:1;学科专业贪大求全,导致“多而散”,办学水平偏低,产出了大量“失业者”和不合格的就业者。
铜仁学院在其早期的发展中亦陷入了这一困局,但近年来,在校长侯长林教授的带领下,学校通过对本校办学情况的大量调研,学习研究世界著名袖珍型高校如法国巴黎高师、美国康奈尔大学等的发展历程,逐步探索“高水平应用型高校”的建设思路,即:走“小而精”的办学之路。
“小而精”的办学理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即学生规模小和学科专业少;二是“精”,即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都努力做到“极致”,追求卓越。
为此,学校从2017年起在本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中,逐步停招艺术教育(040105)、生物科学(071001)、材料物理(080402)等11个专业;2017年的本科招生人数由2016年的2357人缩减至1800人,专科招生人数由500人缩减至345人,缩减招生规模712人。未来,除国际教育仍需在保证质量和品牌的前提下做大规模,尽快达到1000人的办学规模外,本专科招生人数将逐年缩减,最终保证学校的本科在校生维持在8000人左右。同时,学校将围绕教育学、林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和马克思主义等一流学科或重点学科,逐步形成由主干学科和支撑学科构成的学科群,重点打造主干学科,倡导跨学科发展,围绕学科建专业,逐步形成以一流专业为主体的专业群。
学生规模减少、学科专业压缩后,教师将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指导与服务。在学生培养方面,学校将严格实行“助教制”“导师制”,让更多的教授、副教授走上讲台,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力军。讲师及更年轻的教师将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主,使学校的社会服务水平在保持现有的较大规模下,做出精品项目,提升质量、声誉和影响。同时,将大力引进高水平的教师、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改造,使学校的师资队伍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不断实现结构优化。强化学校的统筹规划,建设特色文化校园,加强学校在教学、科研、行政、后勤、财务等各方面的管理,力求做精做细。
目前,面对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铜仁学院将努力通过申报硕士点、更名为大学、建成真正的应用型高校,最终实现其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远景目标,则必须调整发展战略。硕士点的申报是学校升格为大学的关口,是学校走向“高水平应用型高校”的第一道坎,要跨越这道坎,“小而精”的办学之路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宣传部 谭钰/文 叶丹/审)
校长侯长林一行赴各专业学院调研
图书馆自修室一角